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年尾跳槽关乎待遇关乎情
年尾跳槽关乎待遇关乎情
种种不满催生暗恨,无数职场人暗叫求前途、求待遇、求重用……到如今,年底跳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眼前看到的是年底扎堆跳槽的表象,深层原因却鲜有人知。近期,加拿大兰得斯塔德公司做出了一项全球工作监察调查,在被统计的32个国家中,中国成为自认为大材小用的国家之首,这项民调还特别给出了具体数据,称高达84%的中国受访者觉得自己大材小用。
这一结果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,难不成国人年底集体跳槽,都是自视过高的心理在作祟吗?跳槽背后,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情感呢?
讲述
虽说大材小用是种人才上的浪费,但对于跳槽者来说,促使其做出离职决定的原因却未必只是心理使然。无论是迫于无奈还是主动求生,年底跳槽绝不是心血来潮的决定。追问这一结果究竟是何原因?只有那些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才能说得清楚。
离职只因无法忍受孤独
马燕 女 23岁 待业中
我之前的工作是给韩企做接线员,受理电视购物消费者的下单和投诉。工作上,我觉得自己百分百尽职尽责,没有不良记录,应该算是无可挑剔。我唯一不能忍受的,就是和周围的同事无法沟通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面对特别气愤的那种投诉者,你的语气就必须缓和,姿态必须低一些,可有些接线员就是不明白。另外,平日里我和她们聊些时事性的东西,她们愣是听不明白,敢情我说了半天都是对牛弹琴。
我工作的时候已经很累了,闲下来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,这种孤独感真是没法忍受。
枯燥工作难敌想家之情
王淑芳 女 32岁 动漫公司策划
留学归来以后,我在北京一家知名教育机构做过策划专员,现在这个企业在天津也开了分公司。其实他们的福利待遇都还不错,就是内部的运营方式太简单了。
当初我入职不到一个月,就独自策划了上海地区的一场展会。之后的三个月,我仔细观察了他们的运营模式,说实话,太简单了,我觉得再做下去实在太枯燥了,我自己的价值得不到体现,所学的技能也无用武之地。长此以往,我要么拷贝他们的模式,另起炉灶,要么就另选个职业挑战自己。再说我家在天津,常年留学的我很想家,每到年底我就更想回家了。
四年前的年底,公司里一起辞职的人很多,我就混在里面跟公司解约了。
辞职因为遭受冷落孤立
穆彤 男 33岁 德企职员
跳槽之前,我是在国企里工作的。说实话,我真的没法应付坐办公室的工作。一个科室里6个人,7个心眼儿!不但相处起来累,还处处受压抑。
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退休补差的老同志,对他我本来心怀敬意,可他却不领我的情。每当我做报表时他总要指指点点,真碰上了难题,又把苦活累活都推给我,如果出了差池就到处宣扬是我的问题,有了功劳就自己统统收着!
更可恨的是,整个科室都容不得我有新鲜的想法!我在例会上曾经大胆发言,那之后就成了众矢之的,他们都冷落孤立我,那段时间真是尝尽了人情冷暖。不过我没想到,年底时更让人寒心,我已经尽了全力去工作,到头来先进的称号还是与我无缘。最终我横下一条心,如此埋没人才的地方,有什么可留恋的?坚决走人!
分析
跳槽寻求的是情感认同
说到年底离职,人人都有自己的理由。但跳槽只是简单的工作变动吗?未必!说到底,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不只是求生的手段,特别是对那些在职场里坚守多年的人来说,年头长了,且不论工资高低,单位和同事已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,那份属于自己的归属感、取得成就时的愉悦感远远高于金钱,被大材小用道出的不仅仅是不被器重的苦闷,更多的还是情感上的贫瘠。
相对于另外两名讲述者,王淑芳受到的压抑较小。谈及年底跳槽,王淑芳认为,除了怀才不遇,让人跳槽的原因还有很多。感情之外,也有人因为客观原因而跳槽,例如家在外地的年轻人,年底渴望回家团圆;再有就是结婚对象在异地,选择年底跳槽是为了团聚结婚。不过,王淑芳认为,对于员工来说,事业成功所带来的愉悦,是其他情感都无法取代的,谁不愿意事业爱情双丰收呢?年底跳槽,其中的迫不得已,旁人应该察觉得到。
对大材小用这个理由,穆彤和马燕相当认同。所谓的备受压抑或者是无法与同事沟通,大都与这种怀才不遇的心理有关。人毕竟是感情动物,即使工作上不能感情用事,适当的认可还是要给的。漠视情感就容易漠视才能,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会拉得越来越大,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,到头来只能两败俱伤。穆彤感慨道。
专家
能力欠缺造就屈才心理
面对民调显示的普遍的被大材小用心理,天津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,尽管这项民调的科学性还有待查证,但却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式教育的弊端。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,中国父母在教育子女时,往往过多地偏重课业、才艺,过分追求纸面上的分数和所谓的成就。欧美国家则恰恰相反,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侧重动手能力和自我的培养,实际而又不带有功利性质。可以说,教育方式的不同,从根源上养成了中国子女眼高手低的毛病,当满脑子点子、想法无法通过自己的实力来完成时,常常会因为挫败感而归咎于外界,被大材小用与其说是诉苦,还不如说是为自己的能力欠缺找借口。要知道,真正的人才,不会因为环境而被埋没,而那些无法付诸实际的理念,则根本算不上才能。
另一方面,对于真正怀才不遇的人,张宝义则是报以同情的态度。针对个体,一个成功的企业或用人单位应该给予员工人性化的关怀和培养、给予个体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。用人,应该注重提高个体的工作积极性,一味地追求效率漠视人性,对于企业自身其实并无好处。
- 上一篇:职场不能说的秘密 你说了吗?
- 下一篇:白领缘何变身职场“恐会族”?!